重慶晚報訊 10月31日, 作為2014中國(張家港)長江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之一,“聽文物講長江的故事———尋找長江流域有故事的珍寶”全國徵集活動在江蘇張家港正式啟動,同時在光明網首頁開通活動專題網頁。
  本次活動由光明日報社、長江文化促進會、張家港市政府共同主辦。活動歷時一年,分啟動、徵集、評比、展示四個階段。根據安排,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為徵集階段,參賽者需提供經權威部門鑒定為真品文物的圖片資料,以及一篇不少於1800字的文物背後的故事文章,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wen-wuzhengji@gmw.cn 。評審團由王蒙、錢念孫、趙麗宏、李漢秋、何東平、陳成軍、杭侃、劉醒龍、萬建中等10名專家學者組成,通過專家評審和網民投票,將於2015年10月評選出十大珍寶獎和十大珍寶提名獎。
  作為評審專家,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教授、中國考古學家黃建秋表示,此次徵集不以文物的價值作為評判依據,而是評價文物與城市的淵源,文物與歷史人物命運興衰之間的聯繫,或反映人間真情的故事等,體現文物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。
  今年9月,《國務院關於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》發佈。這一涉及長江沿線11省市,人口和生產總值超過全國40%區域的經濟戰略,將打造中國經濟新支撐帶,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、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、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範帶。而地處江尾海頭的江南小城張家港,早從2004年開始,就攜手長江流域各省市(區),舉辦中國(張家港)長江文化藝術節,扛起了弘揚長江文化的大旗。目前,已舉辦多項“長江頌”系列主題活動,開展各類跨區域文化活動80多項,沿長江流域參與總人數超過80萬。
  光明日報總編輯何東平認為,張家港通過舉辦長江文化藝術節,整合、利用長江流域文化,推動形成長江文化共護、共建、共享的機制與格局,能為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提供內生動力。本屆藝術節開展“聽文物講長江的故事”全國徵集活動,形式新穎,立意深遠,既是對長江文化展示的一次深入挖掘和突破,也為長江文化的研究拓展了嶄新的思路。
  重慶晚報記者  (原標題:“聽文物講長江的故事”全國徵集活動啟動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p75spxpd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